帮助 |  登陆 |  注册 | 网站首页
1982

共同目标群策群力 办好佛山也是世界的陶瓷节

 评论(11)浏览(4591)[转帖]2009-10-20 10:33:05  

    2006年10月底,我从江西来到佛山。第一次踏进了佛山这个烙印着“陶瓷”名片的南方城市。因为陶瓷,人们通常习惯于称她为南国陶都。
    我在这里成长了三年。这一段光阴让我进步、成熟了不少,我甚至认为它远比我此前的23年更具成长的力量!因为在这段人生经历当中,我知道了陶瓷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只有谈到陶瓷,我们才敢于理直气壮、大声地对全世界说:中国第一!
    在某种程度上,陶瓷是中国工业文明和工业发展的缩影。无论景德镇,还是石湾,或者其他地区,陶瓷工业的发展历史都是最长、最远的,她所孕育的远远不止一个茶杯、一个马桶和一片瓷砖那么简单。她还孕育了那些伟大的企业家和改革者,是他们在商业的惊涛骇浪中破釜沉舟,在行业的每一次裂变中顺势改革,在全球贸易中斗智斗勇,在品牌建设中付出血汗、情感甚至屈辱,最终,才收获了属于我们的“千年瓷都”、“佛山陶瓷”,乃至中国陶瓷名扬全球的盛名。
    这就是文化的形成。在这个过程当中,势必衍生出无数个不同的个体和故事。佛山陶瓷节就是最近出现的、引人关注的焦点,它也是中国陶瓷工业发展的一个新型文化产物。 
    通常,我们喜欢将陶瓷博览会看成一个交易的平台,看重的是订单多少,成交多少,用生硬的数据去证明自己在这一周所取得的所谓的成就。即使今天陶博会的概念被稀释,即使陶瓷节的呼声和宣传力度更高一筹,多数人仍然摆脱不了此前对陶博会的一贯认知。通过《陶瓷信息》报记者的采访得知,业内有相当一部分人一直以来对佛山的陶博会有着深刻甚至苛刻的偏见,一些人认为没有成交量没有订单的陶博会是失败的,是不值得参与的。甚至有人认为因为没有订单而不参与,结果被相关方面介入“胁迫”参与。试想,在这样的一种集体认知或者小众认知环境下,我们的陶博会能不变身陶瓷节吗?
    因为没有订单,因为成交不明显,因为所谓的人气不旺,因为各种原因就拒绝参与陶博会,甚至用对立言论来与陶博会分清界限,这是行业的悲哀,也是我们的陶博会至今没有取得突破性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个人认为,陶博会的成功与否,并非仅仅是主办方的责任,它也是众多行业人士、企业自身的责任。在国家的改革开放战略和政策下,在行业充分开放、交流实践、创新突破下,企业都或多或少收获了不同程度的利益。这些利益可能是销售额数据的增长,可能是品牌影响力的扩大,可能是人才资源的不断聚集,甚至可能是因为身在中国而令世人肃然起敬。
     无论个人还是企业,我们身处其中并享受了中国陶瓷这一巨大、无形的工业文明和文化底蕴带来的宝贵财富,相反,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反哺行业、为佛山、景德镇、或者其他地区的陶瓷节做点什么呢?
     陶博会不是万能的交易平台。它也不是催生参展商与客户达成交易的主要推手。但它一定是我们陶瓷文化的重要体现,它也是基于陶瓷文化而生的一种重要的陶瓷产业表现形式。它的影响力不在于对参展商带来多少订单,而是提升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产业影响力、产业凝聚力的有效途径。
    有朝一日,它绝对是一个地区、国家乃至一个民族引以为豪的伟大创举。
    再来看看不久前甚至每年举办的意大利博洛尼亚陶瓷展,它们就有很高的成交量、很大的订单量吗?事实并非如此。多数观众是对当地陶瓷设计风向、生产工艺和技术怀有仰慕心态和学习动机的,从而通过这样的平台,获得自我提升和进步的力量。久而久之,这就形成了一种行业定律,一种习惯,最终衍变成一种行业文化,并深刻影响着这个行业的发展。
    我认为,这就是展会的成功。无论它是意大利博洛尼亚陶瓷展还是佛山的陶博会也好陶瓷节也罢。
    从陶博会到陶瓷节,从最早的双城会到后来的德国企业介入,再到后来变成了华夏陶瓷博览城、中国陶瓷城(及总部基地)乃至马赛克城、瓷海国际、意美家等众多流通平台的集体参与,再到今天由政府统一主导的佛山陶瓷节,佛山的陶瓷博览会可以说是经历了数不清的变故和曲折。但不能否认,它已经成为了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集行业之所有的生活方式。
    而且,谁也不能说这样的节日或者盛会,没有为企业带来利益!
    从最近的这次变故来看,陶瓷节的出现,从本质上更贴近了中国陶瓷工业和历史发展的脉络。因为它彰显的是产业文化和产业影响力,而不是所谓的交易,不是少数人苛刻追求的订单和人气。要知道当陶瓷节成为一种融汇产品、企业、艺术、装备技术和人文的综合体的时候,我们应该感谢那些伟大的改革和执行者,感谢那些积极参与的同仁们,因为这才是一个民族工业和文化强大的重要体现。在这样的基础之上,还有什么不可以实现的?不要说订单和人气了,就是我们的文化和影响力,都将被全球同行盛赞和觊觎。
    这种文化、文明注定要被载入史册!
    今年的10月,我再次从江西回到佛山。不同的是,我比2006年10月初到佛山的时候更加自信了。这份自信源自点滴成长和进步,我更坚信,它也得益于行业文化的洗礼,而历经曲折的陶博会也是其中一个营养源泉。
    因此,我愿意同大家一起投身到“陶瓷节”这场伟大的陶瓷文明复兴工程中去。